这就是“传统中医”学习现代医学的开端或第一人吧,也可以说是“中医改革”和“中西医融合”第一人。
这本书大多数是医案,不标榜自己的医学流派和观点,只是模仿西医客观的描述记录临床所见所闻。比如以阿司匹林结合健脾滋阴中药医治肺结核的医案;以及配合西医导尿运用温热药通患者小便的医案等,充分体现了张锡纯不拘泥于古方、经方,采纳部分西医观点,融入中医辨证观点,强调了中西医互补的思路,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上,绝对是创新!
我们可以从书中领悟到,医学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。而不因“门户之鉴”丶“文化之别”而形成认知上的隔核而阻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,最早是以期刊形式出版,从1918年至1934年共七期。正逢中西医争论的时期,书刊中的观点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。
张锡纯,河北医家,于20世纪初提出“衷中参西”、专心于临床。
这本书中的治则和汤药,比如参麦汤、来复汤、升陷汤等,今天仍有不少实用与研究的价值。